三七、乙居草澤被召到都謁見不拜或責其失禮辭云
禮者忠信之薄吾以忠信奉上
韜光絶俗,則全髙尚之風;應聘趨朝,必順尊卑之序。雖凝情於方外,難失節於君前。苟亡九拜之勞,是慢五常之教。
乙鑿坏[注1]曠逹,築室逍遥;擇豹霧以深藏,緘鶴書而屢降。沈㝠谷口,既祗命於軟輪;咫尺天威,遽抗容於文陛。務誇誕而廢禮,忘盤辟以致恭。問以辯之,徒云忠信之薄;必有尊也,柰失朝廷之儀。辭既妄興,義將安取?若隠而未見,固當髙蹈於山林;且賁然來思,豈宜長揖於君父?縱曰遺榮於軒冕,其如被㫖[注2]於絲綸?昔周亞夫之御戎,徒矜介士;蘓子卿之秉節,止對單于。未聞謁見之初,全㣲拜起之度。許由洗耳,雖輕萬乗之權;盧鴻好名,巳悖四維之道。
宜從斥罷,用肅威儀。
[注1]鑿坏:亦作"凿坯",谓隐居不仕。
[注2]㫖:同“旨”。
三八、丁行堂贈[注1]人告其左道辭云古禮
國儺[注2]蕆事,式期敺疫。堂贈肄儀,孰稱疑衆?蓋取順時之禮,無貽失節之譏。
丁也識局該明,事機詳練。磔牲致用,畢春氣於九門;執茢備容,逐癘神於四裔。何哉致告,曽莫表㣲?蓋示訖於嵗功,亦猶行於古道。執戈揚盾,既取象於敺除;逐舊迎新,且齊名於攻禬。理符有事,為匪無稽。宣尼立阼之言,其來尚矣;周人清廟之制,而忘諸乎?葦索之用,克宣朱衣之容;式顯食虐,食魅其徒實繁。無筭[注3]無方,厥儀斯在。周禮備存於梗槩,漢官尤襲於源流。
執巫人之桃,謂予不信;削神荼之版,非尔所知。自得彛章,誰云左道。
[注1]堂贈:古代年终驱送瘟疫和不祥的一种礼俗。
[注2]儺:音nuó,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。
[注3]筭:古同“算”,计算。
三九、乙自為鼎銘以稱揚其先祖之善或譏其蓋失數美
辭云孝也
矜功作噐,誠慮褊心;揚名顯親,何傷善教?爰表奉先之志,奚稱數羙之非?
乙不私其身,亦猶行古。念彼先人之之道,綽著光輝;餙以君子之辭,敢忘論譔?聿崇彛器,用紀嘉猷。榮考父[注1]之芳銘,家聲不墜;勒景襄之茂閥,祖徳長存。儻有善而不知,諒為人而非智。述而不作,所以纂乃舊勲;煥乎有文,所以著之後世。苟或譏其隠惡,無乃失於知言。數宋督於華孫,蓋羞失禮;箴季平於武仲,亦謂妨農。况承襲之是先,豈揄揚而見誚?勒盤盂者,尚聞垂訓;紀鍾鼎者,孰謂非宜?
所期動則有成,是冀死而不朽。異彼周王之作,窕摦貽譏;同乃孔悝[注2]之銘,徽猷備載。古之制也,人其謂何?
[注1]考父(正考父):子姓,中国春秋时期宋国大夫。宋湣公(子共)的玄孙、孔父嘉的父亲、孔子的七世祖。
[注2]孔悝:衛孔圉之子也。見左傳哀公十五年。
四十、甲建議請摽檢逺年逃户田土充百官職田可以激勸廉吏
難者以多少不同而勢家奔競請盡没官
仕田有制,蓋欲厚賢;邦土未均,盍防趨利?
將舉建中之策,必遵經世之謀。况乎百郡張官,九州分壤,建議以豆[豐]其衣食,請頒曠土於羣僚。難者云:“限以封疆,且患庶邦家之異制。”共期康國,咸竭危言;將硏事機,當先治體。何則?
古者分其縣鄙,皆給受於王田;今也廢其井廬,悉割裂於民業。必若取足於逋播[注1],豈不生姦於覬覦?矧雄望之有殊,奚畎畆之能一?且名都大邑,多者有連阡之收;而瘠土近郊,少者乏立錐之所。遂使下自銓管[注2],上暨公侯,徒問膏腴,罔知勤恤。上地沃野,咸歸貴勢之家;㳺户惰農,悉為衣食之客。未立均平之度,頗増奔競之風。實橐裝者,則云可勵㢘隅;無采地者,豈曰悉為貪汚?雖五十畝之舊制,甞聞孟子之談;况三百㕓之上腴,巳壊商君之法。公邑家邑,亦既異於周官;寛鄉狹鄉,且已頒於唐令。豈流庸之未復,因刈穫而是圖?指曠野以為田,配罷民而増賦。奉其祭祀,方殊食采之榮;異其州閭,奚偏種秫之入?
既小惠之未徧,當大猷之是經。苟謂必勸其廉平,曷若例加於俸給?請從新法,無取舊規。
[注1]逋播:指逋播臣,不顺从新朝而逃亡的遗臣。
[注2]銓管:亦作“ 铨筦 ”,指对人才进行品量和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