欽定四庫全書
武溪集巻十三 宋 余靖 撰
判詞
二五、丁為大夫薦而不祭或責其不孝辭云未給圭田
羔羊[注1]有位,姑務奉先;田禄未頒,則當殺禮[注2]。志不愆於率義,理亦貴於從宜。
丁一命方榮,十倫尤闕。班趨表著,祭當取於首時[注3];地薄都家,薦乃從於仲月[注4]。儀雖偪下,事貴舉中。且圭潔取名,尚闕容於百畆;而博碩為用,難備數於三牲。豈故廢於烝甞[注5],蓋有差於爵秩。况國章具舉,固巳辨於等威;家廟致豐,詎敢踰於名位?宜許率常之節,勿貽忝祖之譏。享以豚肩,從鄙晏嬰之隘;陳之羊饋,豈傷屈建之賢?未全大夫之恩,何切庶人之誚?有嚴籩豆,苟殊豐昵之嫌;無取粢盛,當採薦新之制。亦猶行古,寜以他規?
[注1]羔羊:出自《诗经·国风·召南》的一首诗。
[注2]殺禮:減省禮儀。
[注3]首時:四时之首。指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,即正月﹑四月﹑七月﹑十月。
[注4]仲月:指每季的第二個月,即農曆二﹑五﹑八﹑十一月。因處每季之中,故稱。
[注5]烝甞:烝嘗(烝尝),本指秋冬二祭。后亦泛称祭祀。
二六、乙為將兵士寒餒乞襦乙不之與或責其不撫士卒
辭云人臣無私施
輕財撫士,雖得衆心;散物擅㤙[注1],恐非臣節。將舉即戎之責,須存許國之誠。
乙也黄石貽謀,漢壇膺寄。飄風冽冽,方當墮指之寒;被練將將,忽有乞襦之士。賢哉臨事,展矣能謨。志在恤人,誠合矜其凍餒;美當歸上,豈宜奪彼慈仁?自敦御下之方,將教尊君之禮。絶甘分少,固宜推彼赤心;别嫌明㣲,何必行其小惠?縱使求之不得,我乃思而無邪。散漢將之黄金,雖聞大畧;均楚師之挾纊[注2],蓋自温言。憫一夫未足稱賢,存大義故能和衆。下車濟渉,子産[注4]所以貽譏;在笥絶私,仲逹[注5]於焉見賞。
不敢專也,可以事君。雖無與之,不失其正。
[注1]㤙:恩的异体字。
[注2]挾纊:披着绵衣。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。
[注3]笥: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)
[注4]子産:春秋时郑大夫公孙侨的字。一字子美。郑简公十二年为卿,二十三年起执政,治郑多年,有政绩。
[注5]仲逹:三国魏司马懿的字。多谋略,善权变,为魏重臣,后专国政。
二七、乙春田火弊或告其暴物辭云獻禽以祭社
啓蟄布和,誠憂害物。菜[莱]田展禮,寜廢獻禽。事未悖於天時,理蓋勤於事典。
乙素推卓識,頗逹舊章。因農隙以備儀,順春蒐而行古。下綏止殺,圍必戒於掩羣;揚炬弊畧,義將存於擇孕。蓋取順天之制,寜同暴殄之威?乾豆[注2]是求,充廟庖而有品;青陽[注3]式届,伸地道以何慙?止車用恊於周官,艾蘭聿符於魯道。雖區萌[注4]既逹,須行太皥[注5]之仁;而麋卵無傷,奚爽虞人[注6]之職?縱國門之將禁,在野禮之必行。原隰未耕,方及焚萊之候;罝罘[注7]暫徃,終非委獸之徒。既薦以松之神,式恊除苖之害。
因蒐狩以習武,自有邦儀;戒馳騁之發狂,未羞古訓。克比獻鳩之度,無愆配稷之容。
[注1]春蒐:帝王春季的射猎。
[注2]乾豆:放在祭器中供祭祀用的干肉。干,干肉。豆,祭器。
[注3]青陽:指春天。 2.明堂名。明堂有五室﹐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﹐为帝王祭祀﹑布政之所。
[注4]區萌:谓草木萌芽勾曲生出。
[注5]太皞:以木德王天下﹐故配东方﹐为司春之神。
[注6]虞人:古掌山泽苑囿之官。
[注7]罝罘:泛指捕兽网。
[注8]蒐狩:春獀和冬狩。古代帝王春﹑冬时的射猎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