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采堂-名贤祠简介

   作者:余泽欣 执笔 击数:5151   时间:2011-3-5


  

风采堂-名贤祠简介

香港修葺名賢忠襄公祠小組

名贤祠是台山、开平及岭南余姓宗亲在上世纪初叶(1906~1914年),为纪念其先祖北宋名臣忠襄公余靖而兴建的祠堂,称名贤余忠襄公祠,位于开平市荻海埠茭荻嘴,坐南朝北,三面环水,茭江与潭江在其北面汇合,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。广场周边有环形祠墙,厚达一米,用花岗石与青砖砌筑而成,祠墙北面嵌有“六都锁钥”的刻石一块。祠堂东西宽54.8米,南北进深50.8米,采用三进六院十五厅堂的岭南庭院式布局,中殿称为风采堂,采用中式风火山墙硬山顶,西式科林斯柱式三跨拱券作为承重结构。庭院两边贯以爱奥尼柱式拱券的廊庑。中厅前有一个半八角亭的月台突入前庭,有迎宾宣讲的功能,采用四根铁艺柱式和拱形铁花挂落,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,其屋顶则是中式歇山顶筒瓦琉璃檐口,秀丽夺目。先贤建祠附学,故此“缀斋于祠”,称为东斋、西斋,为西式二层书院建筑。四座梯间跨巷而筑,于檐际起飞阁,把东西两斋和中殿有机地连接起来,耸立于青云直巷之上,巷头筑以石壁拱门。风采堂后建有风采楼,是一栋三层城堡式建筑。风采祠堂、风采楼、门楼与环形祠墙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,统称名贤祠。

名贤祠的建筑构件如柱式、拱劵、卷草、窗饰、铁柱等多用西式,细部装饰如石雕、砖雕、木雕、灰塑、陶塑、瓦顶琉璃等多用传统中式。整座建筑浑然一体,中西合璧,融汇多元建筑艺术,处处显示中华传统建筑的吉祥文化,美仑美奂,瑰丽闳伟,堪称中西建筑艺术大观

2002年,名贤祠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其时名贤祠经历将近百年的风雨,日军的破坏,文革的毁损,已经险象环生,急需保护修葺。2004年第二届世界余氏恳亲大会通过与政府合作修祠案,又经两年筹备策划,2007329日,名贤祠修葺工程正式兴工,历时两年多,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。

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名贤祠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。它原有的十副对联,有深刻的文化底蕴,经过调查考证,已全部恢复。祠门对联“水襟三县,名冠四贤”,上联是名贤祠的地理形胜,下联是忠襄公的历史勋德,构成绝配。祠门上方的 “八仙过海”灰塑,也是按原有恢复的,昭示余氏族人以及风采学子从这个大门走出去,都要团结一致而又各显神通,服务社会,造福人民。东西青云巷的拱门上,有两副保存完好的石刻题额。由外面往南看,左为“修名”,右为“昭质”;由里面往北看,左为“霞蔚”,右为“云蒸”。如果说“修名昭质”是修建祠堂的先辈对名贤祠一个哲学的注脚,那么“云蒸霞蔚”就是修建祠堂的先辈对名贤祠一个风水学的注脚。当我们走上风采楼三楼,由襄公座像前向北望的时候,眼前的景象和柱联的意境相融合,就告诉我们“云蒸霞蔚”的含意:

远望武溪云,更上一层,蹑足似跻韶石顶;

近临茭海月,兼容万顷,荡胸如在曲江头。




风采全球特报  |  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  |   风采电子季刊  |   余氏家族  |   香港风采中学  |   余风采全球村


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: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:4936601
联系电话:0750-2369588 [管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