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济桥等余村里建筑已成台山文物

   作者:余焕权 击数:3234   时间:2012-7-8


博济桥等余村里建筑已成台山文物

 

      从2007年10月开始,至2011年12月结束,取得了丰硕成果: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64处,其中新发现501处,复查63处。为了让全社会分享普查成果,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,台山市政府于2011年年底将“福临碉楼”等420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《台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》(下称《文物名录》),并在台山政府网予以公布。其中白沙镇里边凤阳村的宗远余公祠、云涯余公祠,塘洞涨村东北约400米处的博济桥及五围莲溪村的同安楼、新莲村的吉昌楼等5处三八片余村里建筑均作为新发现的文物而入选《文物名录》,但保护级别目前尚未确定。
    据文物普查组初步查对,宗远余公祠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云涯余公祠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均为古建筑;同安楼建于中华民国十五年(1926年),博济桥和吉昌楼也建于中华民国时期,以上三处建筑均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。
    最近读罢振扬兄《乡景未许等闲寻》(复刊第102期)一文,得知风采月刊社的同仁不约而同地开展余村里的文物普查,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。文中所描述(转下页)(接上页)的博济桥,虽然桥身上刻有“博济桥”三字,但当地村民习惯称之为“新桥”,当年我不知道从其上面走过多少次,也是至今才知道其真正名字。无独有偶,山东省阳谷县旧城东门外也有一座石桥叫博济桥(长8.3米,宽5.1米,有三孔,青石砌就,拱券式架构),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(公元1597年),距今已逾四百年,仍保存基本完好,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    博济桥跨越三八河,曾是当地人步行和骑自行车通行的主要道路之一,呈南北走向,南连塘洞村委会涨村,北接里边村委会,其中祥庆村与其距离较近,我就是在该村长大的。20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我从乡下骑自行车到台山一中上学,其中一条捷径就是经过博济桥,途经当时的三八中学,再经台荻公路(省道稔广线)到台城。
    博济桥总长约42米,桥面宽1.95米。桥头和两个桥墩由麻石砌筑;桥面为钢筋混凝土,两侧有护栏;南北两端桥头各砌13级麻石台阶,结构稳定、牢固,外形和功能都类似城市中的人行天桥。退潮时桥面离水面高约4.8米,桥下可通行帆船(通过时放下桅杆)。桥南端与小山丘相连,沿小山径西南行可直达涨村;桥北端有全部由麻石筑成的石板引桥,与桥头垂直连接,呈“7”字型,先由东向西,再由南向北,直通离河边100多米外的防洪堤边,长约236米。引桥每卡由5块长条麻石拼成,故又称为“五板石桥”。桥墩及两卡之间的支承横梁也是由长条麻石搭接而成,外形类似城市中的轻轨高架桥。北端引桥下是一大片的低洼水田,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。
    博济桥还有一段经历值得回忆。抗日英雄余程万将军于1902年5月24日出生在涨村(当时属台山县荻海区光大乡),20世纪40年代后期,余程万曾回到家乡涨村宁兴里,受到乡亲万人空巷的夹道欢迎。当时我父亲在同属光大乡的里边学校读小学,他也是欢迎人群中的一员。他非常清楚地记得,余程万是坐船经潭江衣锦还乡的,并且就在博济桥南岸桥头附近的一个埗头上岸。
    虽经80年以上风雨侵蚀,博济桥仍保存较好。但北端桥头铺上水泥覆盖原来的麻石台阶,两边加建红砖护栏,已改变原貌。另外,引桥的北端建有养猪场,由于河堤改变,淤泥堆积,五板石桥已失去原有的风貌。按照“保护为主,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的文物保护工作原则,建议拆除北端桥头的附属建筑物,搬迁引桥北端的养猪场,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维修,使博济桥尽快恢复原貌。
    此外,余公祠的保护工作也应加强。我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里边学校读小学,记得学校内也有两座与宗远余公祠、云涯余公祠类似的祠堂,位于学校的中间(我父亲依稀记得是南川余公祠和云霖余公祠)。当时仍属文革期间,学校为了扩建校舍将该两间祠堂拆除了。现在想来真是非常可惜,希望以后不要再有同样的遗憾。
 




风采全球特报  |  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  |   风采电子季刊  |   余氏家族  |   香港风采中学  |   余风采全球村


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: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:4936236
联系电话:0750-2369588 [管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