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侨乡槐湖村

   作者:余炳光 击数:4292   时间:2011-9-30


 

     槐湖村,别名黄槐湖,又称黄泥芋,立村于清朝乾隆56年,(公元1791年)至今已有220年历史。它位于台山市台城城西区,台城至三合白沙路段离台城2.5公里之右边,交通非常方便。槐湖村由永康里、永兴里和永盛里组成,全村现有房屋143座,其中侨房占69座,现住人口有70户共258人。村后背紧靠槐湖后山,东南呈曲尺形村场。槐湖村以百多年的园伞形大古榕而闻名遐迩,景致壮观,过往行人赞不绝口。
    改革开放的春风,吹绿了祖国大地。在政府的关怀下,在海内外热心人士的支持帮助下,主要是全体村民的努力,槐湖村已日新月异,旧貌换新颜。原来狭窄的旧石桥已改建成阔直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槐湖桥;古旧的敦宗家塾(旧祠堂)已改建成两层半的宽敞的敦宗楼;原来入村的凹凸不平的羊肠般的泥泞路,已改建成平坦的混凝土的永康大道、永兴大道、永盛大道和登山大道,路旁已种植上有亚热带风光的广郎棕树和栏路灌木,装上了明亮的路灯。敦宗楼的后面开建了槐湖球场。一座座,一排排款式新颖的、时尚美丽的两三层洋房住宅把槐湖村装点得分外堂皇,远望过去,真是非仙景而赛似仙景。人们穿过槐湖门楼,走过槐湖桥,漫步在村中大道,自然觉得心旷神怡,内心爽快步舒畅。
    改革开放后,社会不断的进步,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在提高。现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,电灯和有线电视,使用上电饭煲、电热水器,电热吹风机、电磁炉、电冰箱和消毒柜,有的还装上了空调机,使用了住宅电话甚至手提移动电话。家家户户,出门往外也车子化了,不是骑单车就是开摩托车或电池车,有的甚至驾驶小汽车了。一日三餐,用的多数是石油气炉,城乡差别明显地缩小了。
   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村民的生活观念和要求也不断在提升。大家都晓得谈谈人生享受,一日三餐吃些什么营养?吃什么会延年益寿?吃什么就滋补养颜?什么能壮筋活络。年轻的男女更关注衣着,虽则没有绝对讲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,但冷暖厚薄、质量好差也是不容疏忽的。大家都讲究大方得体和清洁明亮。有的还讲究装饰品,向往时尚和名牌,总想把自己装扮得亮丽引人,追赶潮流,褴褛古板的衣着和千缝百补的过往,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
  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村民的思想觉悟也不断在提高。村民不仅用勤劳致富的观点,千辛万苦地建设自己的家园,还注意用团结发展的观点来建设自己的家乡。槐湖村是由余、叶两姓而以余姓占大多数而组成的自然村。余叶两姓长期和睦相处,团结向上,大家都关心村的公共事业,人人都关心村的集体活动。尊祖敬族和关爱老人逐渐成风。每年逢到拜祖日(往年是年初九,去年开始改定是年初六),全村男女老少,都云集敦宗楼三楼祖先纪念堂,在忠襄公像前诚心奉上清香,祈求村民身体健康,家庭幸福。大家欢聚一堂,互传佳音,互报喜讯。每年逢到农历九月九日,全村80位60岁以上的老人,大家又欢聚敦宗楼庆祝重阳节,欢庆老人节。人们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开茶话会、吃汤圆、谈心事,热心人士给老人敬赠红包,尊老敬老,义不容辞。老年人真正感到老有所乐,老有所慰。畅所欲言代替了以往的沉默,谈笑风生代替了过去的寂闷。整个欢庆老人节的会场上,洋溢着快乐和欢笑。
    随着槐湖村日新月异,旧貌换新颜的变化,村民的集体观念也日渐增强了。人们逐渐自觉地抵制旧的落后自私的思想和言行,自觉弘扬正气。人们爱村如家,义务参加公益性的集体劳动,不计报酬自觉参与老人会各项工作。自觉参加清洁村容卫生工作,清扫树头,清除塘基杂草和拜祖日的各项劳务工作,逐步体现了人人爱护家乡,建设家乡的光荣感。
    槐湖村的变化,进一步激发了海内外热心乡亲的爱乡热情。在未来的日子,相信乡亲们上下同心,内外同德,槐湖村必将更加飞跃向前发展!

槐湖村百年古榕




风采全球特报  |  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  |   风采电子季刊  |   余氏家族  |   香港风采中学  |   余风采全球村


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: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:5350651
联系电话:0750-2369588 [管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