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林暇想

   作者:余泽欣 击数:2942   时间:2011-8-20


 

2006927,我和妻子前往德国柏林探亲。在柏林落机的时候,一位德国人见我妻子提着行李下梯级有困难,就微笑的迎上前来,示意是否允许他帮忙,我妻子点头同意,他就帮着把行李提到地面。出机场的时候,我们需要一部手推车推行李,但必须一欧元硬币才能拿到。我们身无分文硬币,正在迟疑的时候,又有一位德国人帮助我们拿到手推车。我们初到异国,尽管语言不通,却已经感受到一个和谐社会的温暖和德国人的热情。

女儿住在中心城区的一栋公寓楼,南、西两面俯临一弯河水,两岸绿树成阴,河面鸥鸟成群。初来乍到,惊讶之余,才了解到柏林中心城区保留一大片森林绿地,有一个世界一流的动物园,河流水道贯通全城,引来许多水鸭、白鸽、天鹅、鸳鸯等禽鸟栖息其中。每天有许多观光船只川流不息,在水面激起阵阵波澜,一众禽鸟全然不惊,戏耍自如,硕大的观光船在狭窄的河面轰鸣,好象在嘟哝着:“Entschuldigung(德语:对不起,借光借光)”。这种人社会和大自然融合统一,和谐共处的景象太奇妙了,不禁让我暇想联翩。德国人是一个天生具有哲理思维的民族,他们的统一情结不单实现了国家的和平统一,还实现了跟大自然的和谐统一。

女婿在一间科技公司工作,星期天有空就带我们乘坐观光船游览市容,驶过禽鸟游弋的河中,观看两岸新旧建筑,绿树掩映,那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。在当年火烧国会大厦的旁边,在河两岸建起新的议员办公大厦,一边是原东德地方,一边是原西德地方,当中用连廊架起来。我乘坐观光船在下面缓缓穿过,不禁赞叹德国人的统一情结在建筑艺术上也表露无余。这栋议员办公大厦就是一个国家统一的建筑模型,好像是一棵人造的连理树,植根于东、西德的土地上,在河的上空牵起手来。(图1:国会议员大厦连廊)

 

我曾经在风采月刊第63期《余忠襄公诗二首和父亲的诗教》一文中提出过,忠襄公的连理诗《双松》描绘的是一种人类社会融合统一的植物模型,这种理想模型“风至应交响,禽栖得并荫,岁寒当共首,霜雪莫相侵”。德国的情况就是这样,当统一的思潮风生水起而至的时候,双方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伙伴而不是敌手进行相互的谈判,目的是双赢,就连禽鸟也应得到双重的荫护。要经受岁寒时艰的考验,双方都需要做出贡献和牺牲,风霜雨雪就不能侵害统一的机体

我们出游的时候,也常常乘坐工交车,买一张2.1欧元的车票,在两个小时以内可以随意乘坐巴士、地铁和S铁,巴士具有无障碍设计,方便有婴儿车和轮椅的人乘坐。我想,这也是德国人的统一情结吧。我们推着外孙女乘车转车都没有不适应的感觉。有时碰巧没有零钱找赎,还可以跟巴士司机说声,到转搭时再自觉补票。这种诚信氛围,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。

柏林是一座历史名城,有许多名胜古迹、现代建筑和城市雕塑。徜徉在柏林的大街上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组名为“柏林”的雕塑,是在1987年为纪念柏林750周年而作。它通过一组非常简明的造型表达了“整体中的断裂”这样的主题,表达了一个城市而被分隔的情结。两年后,198911月,柏林墙被推倒。又一年后,19901030,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,柏林才抚平被断裂的伤口,成为统一后的首都。透过这组雕塑,还可以穿视战争年代被摧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废墟。柏林市政府曾经准备全面修复这座教堂,不料遭到全柏林的一致反对,认为应该以史为鉴,保留原貌。后来采用了一位建筑学教授的新旧结合的方案,在保持部分废墟面貌的前提下进行整修,如今它已经毫无争议的成为战后柏林的标志建筑物,焕发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感。(图2:“柏林”雕塑及威廉皇帝纪念教堂)

 




 
 
风采全球特报  |  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  |   风采电子季刊  |   余氏家族  |   香港风采中学  |   余风采全球村


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: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:5006621
联系电话:0750-2369588 [管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