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终追远 弘扬祖德——记东莞市东城区余屋侯山余氏宗祠重光典礼

   作者:余杰锋 击数:6270   时间:2004-4-4


慎终追远  弘扬祖德

——记东莞市东城区余屋侯山余氏宗祠重光典礼

文/余杰锋   图/余健强

    2016年3月18日,东莞市东城区余屋村隆重举行“侯山余氏宗祠重光典礼”,风采月刊社、荻海风采堂一行20人,应邀出席了这次庆祝活动。参加庆典的嘉宾还有来自香港、广西、海南、韶关、连平、博罗、罗定、云浮、增城、番禺、南海、江门、新会、鹤山、台山、开平、东莞等地余氏宗亲约4000人,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。

    是日,宗祠张灯结彩,彩旗飘飘,锣鼓喧天,瑞狮起舞。庆典活动从吉日吉时开始,沿用古礼仪式次序,首先敬奉忠襄公、仲荀公、嗣昌公,然后是第四世以下列祖列宗神主进行升座。随后,嗣昌公以下所属各分支派衍的后裔纷纷前来上香祭祀,整个拜祭过程长达几个时辰,锣鼓八音伴奏,场面既庄严肃穆,又热闹非凡。

    该祠堂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(1472年)。这座颇具典型岭南建筑特色的祠堂,总面积有900多平方米,布局为四进,三个天井。过去立祠根本是立身扬名,光宗耀祖,饮福受胙,缅怀先贤,启迪后代。500多年来,宗祠经历风雨侵蚀,加之人为因素的损毁,瓦解木朽,垣颓石酥。村中长者贤仁协力发起重修倡议,随后四方宗亲,一呼百应,心表孝德,争相解囊,并且得到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,进而水到渠成,而踊跃捐款的社团(企业)有78个 ,个人有930人,其中东城街道办事处50万元、东莞市文广新局捐20万元、余屋股份合作社捐200万元、余屋社区居委会捐100万元、增城白江村东宁社捐23.8万元,余善侪伉俪捐港币50万元、余钟稳父子捐港币50万元、余振江父子捐30万元、余锐春父子捐20万元、余宜仔父子捐11万元、余发波父子捐10.80万元、余文侪父子捐10.8万元、余运举父子捐10万元、余克合家捐10万元、余振邦兄妹捐港币10万等,筹集资金人民币800多万元。修缮筹委会诸宗长,自始至终参与统筹和监督,他们更是劳心劳力,献计献策,不计报酬,无私奉献。该工程聘请专家设计修缮方案,择匠而精工细作,从201312月动工修葺,到2015年底竣工落成,历时两载,使其恢复原貌,古祠重光。

修复后的祠堂山墙鳌头翘角,图案别致,檐眉飞禽走兽,花鸟虫鱼,一幅幅精美图案,色彩艳丽,栩栩如生。还原了明代岭南的建筑风貌,它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,又是一种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。整座祠堂焕然一新,碧宇生辉,正门横匾书“余氏宗祠”,二进正面“风采流芳”、背面“两朝良弼”,三进“引翼堂”(议事厅),四进“孝思堂”(供奉神主)。宗祠楹联有五副,如正门对联曰:“京国推贤永享曲江庙食;云礽追远聿兴侯岭祠堂”,彰显余氏家族源远流长,文化底蕴深厚。

    余屋村地处东江支流寒溪河畔,这里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,村前有口大莲塘,池水碧波荡漾,村旁古榕参天,树龄有300余年,村后紧靠苍翠茂密、浓荫如盖的侯山。村内纵横近2平方公里,交通便利,商业繁华,陆路进出莞龙公路,水路通往东江。该村自古是鱼米之乡,现在又是东莞经济发达、民众富庶的地区之一。

    据了解,余屋村又称侯山余氏,是余靖二世仲荀公第二子嗣昌翁后裔。南宋年间,嗣昌翁携母粟氏夫人,从韶关曲江迁徙东莞莞城紫泥巷,历经四代(四世祖七分支,其中第五支为余仁,五世祖士彬,六世祖元修职郎天与公),至元朝末,七世祖松、竹、梅兄弟三人(德昭号松轩,德新号竹轩,德泽号梅轩),他们再从紫泥巷迁徙侯山,俗称凹头余屋。元成宗十一年(1307年)从德泽迁徙增城碧江。凹头余屋大部分是德新公后裔,自立村至今,历经700余年。从忠襄公一世算起,子孙繁衍已有31世。如今,余屋内外村民人数3000多人,其中户籍人口就有1700多人。

    村侧有座“进士”牌坊,它是东莞市目前仅存的一座古牌坊,1989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“进士”牌坊屹立于寒溪河岸边,直通余屋村大道,鎏金的“进士”两字,远看金光闪闪。进士牌坊是为纪念余士奇进士而建,自明万历年间至今,牌坊经过三次重修,雄伟壮观,风采依然。余士奇(1552—1615年),字才伯,号嵩岳。明朝隆庆四年(1570年),士奇考入东莞学宫为庠生,万历十年(1582年)中举人,官授寿州教谕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中进士,时年46岁,大器晚成。万历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任祁州知县时,主持纂修了《祁州县志》,祁州民众为怀念其恩德,于五里牌建余公遗爱祠,后被调为溧水县令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,丧母守孝后补授江阴县令。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,考核政绩得最高等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年),由户部员外正郎晋升为宁国知府。同年,万历神宗皇帝赐建余屋进士牌坊。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士奇因公事奔波于苏州、池州数百里之间,中暑病归住所,溘然长逝,卒于任上,享年64岁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 83年前东莞余屋村,曾举办过一次大型的恳亲活动。香港已故余锡年先生(享年93岁)编写的《余风采堂族谱简编》记载,1933年荻海龙头村清末廪贡生、民国名法官余翔坡(余瑞麟)联合外地余氏宗亲,从广州雇船10艘前往东莞凹(坳)头栅上村,参加追思祖德,睦族敦宗联谊,时任东莞邓庆始县长派出10名护卫参与安保。这是民国时期,余族举办规模盛大的联谊恳亲活动。据荻海思始乡龙冈村2002年已故属中字班派余仲培宗长回忆,他那年14岁有幸随团参与恳亲,作为小件礼物的“担郎”(帮手),凹头房宗亲在祠堂前竖起了迎宾大旗:“欢迎亲房回乡”,恳亲活动一连数天,他只记得当时场面非常热闹,最难忘的是恳亲住得好,食得好,玩得开心……

    这次时隔近一个世纪,宗祠重光庆典礼成后,在东城春晖学校球场筵开413席,其中午宴153席,晚宴260席。淳朴豪爽、热情好客的余屋兄弟,以好酒好肴款待八方来宾。大家把酒言欢,欢谈畅饮,举杯互祝,情谊笃厚。

    侯山余氏宗祠重光典礼,既是一次恳亲联谊盛会,也是余氏族人一次传统文化交流盛会。以慎终追远,弘扬祖德,敦宗睦族为精神纽带;更多的是加强了亲情互动,共谋宗族福祉,全面促进社会和谐!

 

风采月刊社、荻海风采堂一行20人,应邀出席了庆典活动

 

重光典礼上的合照

 

进士牌坊前的合照

 

赠送纪念品

 

赠送纪念品

 

宾主合照




风采全球特报  |  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  |   风采电子季刊  |   余氏家族  |   香港风采中学  |   余风采全球村


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: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:5287771
联系电话:0750-2369588 [管理]